政之所兴在顺民心
时间:2016-05-04 阅读次数: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:郑朝阳
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。”一个政党,一个政权,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。
——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21日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
《管子》是中国古老的政治和哲学著作之一, 以记录齐国政治家管仲的思想为主。《管子·牧民》篇中说: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,政之所废在逆民心。民恶忧劳,我佚乐之;民恶贫贱,我富贵之;民恶危坠,我存安之;民恶灭绝,我生育之。”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”,点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要义所在: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。这一中国先民政治智慧的结晶,不断在中西方政治的理想和现实中得到印证。
民心即人民之心。以人为本是百家争鸣中儒家、道家、法家等学派的共同主张。儒家主张“仁者爱人”,行德政,修文德,美教化,易风俗;强调民为重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道家主张小国寡民,“我无为而民自化,我好静而民自正”。我们一向以为严刑峻法的法家,也主张以人为本。秦始皇一统海内,“天下无异意,则安宁之术也”,避免了因分裂而造成的矛盾和战争。宰相李斯为秦始皇所作的石刻颂词中,多次颂扬皇帝“夙兴夜寐,建设长利”、“男乐其畴,女修其业,事各有序”,着眼点是国家安宁、百姓富足,人人守法耕战,以国强推动民富,以吏为师,统一思想。诸子百家主张虽有不同,但皆以人民为财富和国本,爱民敬天的初衷一致,可谓殊途而同归。
得民心者得天下,失民心者失天下。秦始皇当年一扫六合,但好大喜功,用刑太苛,秦二世即位之后变本加厉,滥用民力,最终酿成巨变。陈胜、吴广和刘邦都是在押送戍卒劳工的过程中,因为大雨失期,或人员逃亡过多,因为秦法严苛,无奈权衡之下揭竿而起。假如秦二世有中人之资质,稍微采纳民意,以秦的国力和地利,断不至于把祖宗基业毁于一旦。相反,刘邦在秦末战争和楚汉争霸中胜出之后,悟出“天下苦秦久矣”的根子在于秦政严苛,入关后约法三章,统一天下后与民休息,短时间恢复了社会生机。文景之治继承了汉初政策,继续轻徭薄赋,废除肉刑,行黄老之治;汉文帝更是克勤克俭,以仁爱宽厚待人,无时无刻不以民生为念,因爱惜民力打消修露台的念头,在司马迁的《史记》中获得极高赞誉,成为后代帝王的典范。
顺应民心不是一个消极等待的过程,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实践。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,民心所向也随着时代进步而调整变化。大体来看,当一个社会政权草创时期,以静观其变,韬光养晦,专心发展为主;而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随着国富民强,人民的文明程度也在提高,社会风气要求开拓,国内国际政策也会随之调整。时机未到而强求,算是强弩之末;时机已到而不动,则庸碌无为。
民心为重是东西方政治的共识,但两者起源不同,表现各异。西方源自于城邦政治,先有一些个体订立契约,明晰权利和责任,后通过联合、联盟、武力征服等不断拓殖,后来者不断由外围、边缘进入中心,逐步被授予公民权利。故西方政治中的民意,表现为同意权,即选票。中国则不然,黄河长江的两河流域,部落联姻而有姓氏,血缘关系扩张而为政治关系,齐家与治国的逻辑类同,于契约之外更重道德因素和情感结构,追求将心比心,察民生疾苦,为政不在强力而在盛德。故中国的政治,为一种追求良好社会理想的精神性政治,发挥着教化和凝聚的作用。乐民之乐,忧民之忧,是中国政治中特殊的情感,所以忠臣必为孝子,能够移孝作忠,追求忠孝两全。
中国人所讲的民心,不在选票的数量,而在于政治的质量;不在于政权从何而来,而在于政权提供的服务产品如何。西方学者博罗斯坦从“输入”和“输出”两个维度解释国家与公民的关系,考察何为善政良治,最终的结论是:政治体系的“输出”维度,也就是如何行使公共权力,其公平与否才是政府质量的真正基础。西方政治家往往凭借竞选、演说征服选民,中国则自三代以来推崇刚毅木讷、先忧后乐,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。十八世纪的中国热风靡欧洲,乾隆皇帝亲自春耕、奖励农桑的故事与图像,经由版画、瓷器、绘画、文学传到欧洲,成为一时风尚。法国、普鲁士等国君主争相效仿,要当开明专制的哲学王,直接促成了法国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学派。中国人选贤任能的科举制度,政如农工、日夜思之的理念,悄然改造欧洲政治,形成了现代文官政治的雏形。
民心书写着为政者的名片,称量着一个时代的重量。历史对每一个人都会作出公正评价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以“三勤”(腿勤、手勤、眼勤)治“三害”(盐碱、内涝、沙丘)兴“三宝”(花生、泡桐、大枣),把一块西方政治环境下可能迁徙人口、废弃不顾的荒地,改造成为宝地,其动力和出发点就是民心。对兰考百姓四处逃荒要饭的不忍、恻隐,体现了他的责任和忠诚;对党和国家的拳拳报效之念,使他奋不顾身忍受病痛的折磨。
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”。顺民心,不是说出来的,而是干出来的。当前西方政治的功利主义、实用主义、个体主义、分散主义弊端暴露,个体化时代加剧了族群冲突和社会分裂。少数政客为求选票不负责任,裹挟民意,操纵民心,以虚假的承诺欺骗人民,开空头支票忽悠大众,世界政坛思潮混乱,政治有沦为工具化、极端化、功利化的风险。回归民心这个政治的本原,去除政治化的政治色彩,还原其公共性、服务性的追求。不迁就和满足个人欲望,而是提升人性,实现人的全面发展,创造美好生活。在这个维度上,中国文化正在带给人类以新的启迪。(郑朝阳)